關于《漫話杜鵑》的養(yǎng)花文章正文開始>>
要說杜鵑花,得先說說杜鵑鳥。
世上花和鳥雖有連帶關系,但花、鳥各有其名,幾無雷同,唯有杜鵑,花、鳥同名。
杜鵑為食蟲益鳥,在中國分布甚廣,大多為夏候鳥或旅鳥;常見的有鷹鵑,四聲杜鵑,大杜鵑(即布谷),小杜鵑等。其中四聲杜鵑,鳴聲清亮,四聲一度。
杜鵑啼處血成花
杜鵑鳥又稱杜宇,其由來,出自杜宇化鵑的神話故事:傳說周代末期,蜀地有個杜宇,自立為蜀王,號望帝。在其百余歲時,楚國荊州有個叫鱉靈的人,死后尸體逆江而上,至蜀復活。望帝立他為宰相。望帝在位期間玉壘山暴發(fā)了兇猛的洪水,于是派鱉靈鑿山,疏導了洪水,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(yè)。望帝自覺功德不如鱉靈,就讓位于他,自己人西山隱居修道。望帝去時,正值杜鵑鳥啼鳴季節(jié),所以蜀民每聽到杜鵑鳥鳴,就想望帝而感到悲傷,說望帝就是名叫“杜宇”的鳥兒!每到春天,杜鵑徘徊翻飛,苦啼不止,象是說“快快回去,快快回去”如喚子歸,故杜鵑又名子規(guī)鳥。古人聞之,動游子思歸之情。
另有一個傳說,杜宇生前注重教民務農,化為杜鵑鳥后,仍每到春天總要呼喚“快快布谷!快快布谷!”以提醒人們及時播種。古藉記有蜀民于“農時先祀杜主君”,“巴亦化其教而力務農”。杜鵑鳥鳴之際,正是杜鵑花開之時,古人又見杜鵑鳥嘴上生有紅斑,認為是它逢春苦啼,咳血不止之故,而杜鵑花的鮮紅色則是杜鵑鳥咳出的血滴落花上而致。這就形成“杜鵑啼處血成花”之說。
杜鵑花,古稱紅(或山)躑躅,山石榴,F(xiàn)人們習稱之杜鵑花,主要是指廣布江南的映山紅。但映山紅只是最常見的一種,而廣義的杜鵑花則是指整個杜鵑花屬的數(shù)百種之多。其拉丁屬名意為“紅色樹木”。事實上眾多的杜鵑花中還有多種其他顏色,不過總體上以紅色居多罷了。
疑是天仙女化身
唐代詩人白居易對杜鵑花特別鐘愛與推崇,簡直如醉如癡,他寫杜鵑花詩也最多!啊務蹆芍Τ衷谑,細看不似人間有,花中此物是西施,芙蓉芍藥皆嫫母!避饺亍⑸炙幘蛪蚝每戳,可在他眼里,與杜鵑花相比,只能算是丑老太婆,唯有杜鵑花是天界仙地所化的美西施。
杜鵑花的確很美,就花色而論,紅色系中有大紅、朱紅,紫紅,粉紅,肉紅,橙紅等;黃色系中有金黃、褐黃、純黃、米黃、乳黃,淺黃、綠黃等;白色系有純白,乳白等;另有各種深淺的堇色;還有混合色的,如白里透紅的“云上杜鵑”,潔白如雪,在林隙陽光中能呈現(xiàn)金色的“金頂杜鵑”,生長在云南碧羅雪山的一種多趣杜鵑,花朵有紅、淡紅、黃、白多種色彩變化。經人工雜交選育的杜鵑品種則有鑲邊、嵌條、灑金等復色。
有人統(tǒng)計世上花色有一百多種,除純藍色外,杜鵑花幾乎都有。
就花形而言杜鵑有多種管(套)簡形,漏斗形,鐘形、甕形,碗形,碟形,類唇形,輻射形等。
好花還需綠葉扶。杜鵑的葉形有圓、長圓、橢圓、卵和倒卵、披針至線形等;質地有革質、紙質之分。有的種,其葉具芳香。
杜鵑的花期,野生種因各類所處海拔高度不同,自春至夏都有花,臺灣省還有秋鵑。栽培品種按花期分為春鵑、春夏鵑、夏鵑。有些品種經人工處理,年內可多次開花,這樣,秋冬也可觀花。
一般人以為杜鵑花美而不香,其實中國云南有不少種是有香味的。
從植株大小而言,除一般習見的灌叢狀外,有高僅2.5—5厘米極矮小或高10—20厘米的匍匐狀高山杜鵑;有附生的熱帶杜鵑;有2米以上的小喬木狀的;最罕見的是大樹杜鵑。早在1915年英國人傅利斯即從云南騰沖高黎貢山鋸走了直徑2.6米,有280圈年輪的杜鵑樹墩標本,現(xiàn)存于大英博物館里。80年代初在同一地區(qū),于海拔2380米的原始森林中,先后發(fā)現(xiàn)40余株大樹杜鵑,最大的樹齡500年,干基周長3.07米,高達28米,堪稱“杜鵑之王”。其葉長達30厘米,盛花之時,美如彩霞。 絕大多數(shù)杜鵑花呈多朵著生于枝頂,呈“花團錦簇”狀。云南有種喬性的“馬纓杜鵑”,花朵10—20朵簇生,遠看象一朵。
杜鵑多生于山地,江南丘陵地可見到映山紅和黃色的羊躑躅等落葉杜鵑,花開之時,正如揚萬里所云:“何須名苑看春風,一路山花不負儂,日日錦江呈錦樣,清溪倒照映山紅。”在廬山和井崗山,可見到鋪滿山崗,紅如火焰,映得滿山皆紅的景觀。而許多更美的杜鵑花則“隱居”深山。在云南海拔2800—4000米的崇山峻嶺、雪山草甸和高山冰湖邊,杜鵑灌叢如織錦般平鋪在大地上;在4000—4500米處還可見到匍匐狀貼地生長的類型。這些以及原始林中大樹杜鵑的芳姿,恐怕只有獵人和植物學家才有機會欣賞到。
墻內開花墻外紅
杜鵑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。早在公元492年,齊梁·陶弘景在《本草經集注》中記有:“羊躑躅,羊食其葉,躑躅而死,故名!保ò矗杭礊辄S杜鵑,鬧羊花)。江蘇鎮(zhèn)江鶴林寺很早就有杜鵑花種植,據(jù)《丹徒縣志》載:“相傳唐貞元年(公元785年),有外國僧人自天臺缽盂中以藥養(yǎng)根來栽之。”從唐·白居易所寫杜鵑花詩中也可得知,該寺曾于819年前后經數(shù)次移栽山野杜鵑才獲成功,于廳前觀賞。明·李時珍撰《本草綱目》(1587年)對羊躑躅、映山紅有更詳細記載;明·徐宏祖著《徐霞客游記》中描述了滇中的杜鵑花。清,陳*子著《花鏡》(1688年)總結了杜鵑花的習性和栽培經驗。
中國人舊時過春節(jié)和元宵節(jié)等喜慶節(jié)日,多放煙花爆竹高掛紅燈來慶賀。而歐美人過圣誕節(jié)則擺放掛有禮物的常青樹和鮮花,擺放杜鵑花就是其中的一種。 19世紀初,歐洲栽培的杜鵑品種多是日本產的東亞杜鵑系統(tǒng),花期是6—8月。歐洲人欲在圣誕節(jié)擺放,但經多年催花均未成功。后植物學家羅伯特·福瓊在中國江南發(fā)現(xiàn)春暖即開的映山紅,于1850年引至歐洲,與東亞杜鵑、(毛)白杜鵑等進行雜交。由于有映山紅早花性血統(tǒng)的加入,育出一批優(yōu)美的大花型并適合冬季催花的品種群,使杜鵑花育種大放異彩。因當時的育種中心在比利時的根特市,這類品種被歐洲園藝界稱為“比利時杜鵑”。此后歐美各國都購用此類品種催花供圣誕節(jié)擺放之用。后再傳人中國,稱西洋杜鵑,簡稱“西鵑”。
中國所產眾多的杜鵑花,絢麗多彩世界聞名。自1839年至1938年,先后有4位歐美植物學家,共31人次來中國獵取植物,其中必有杜鵑花。至今在英國愛丁堡植物園存活的仍有350多種。西方利用中國杜鵑豐富的遺傳基因資源,進行大量的雜交育種,新品種不斷涌現(xiàn),已登錄的就有近萬品。在英國每個庭園必有杜鵑花。有的面積多達幾公頃至十幾公頃,十分壯觀。英國人有句大實話:沒有中國的杜鵑花,就沒有英國的園林。
中華平川添異彩
全世界共有杜鵑花約900余種,主產亞洲。新幾內亞——馬來西亞地區(qū)約有280種;由于該分布地為熱帶島嶼山地,氣候多濕熱,所產杜鵑多為附生型,是熱帶高山的特殊類型。北美洲產24種,歐洲9種,大洋洲僅1種。中國約產530余種,占世界種類的59%,為世界杜鵑發(fā)祥地和分布中心。全國除新疆、寧夏無自然分布外,其余各省均有分布,占國土面積的70%。
從杜鵑花的垂直分布來看,平原甚少;多生長在低緯度的山地和北方高海拔地區(qū)。它性喜相對涼爽的氣候,與他木混生或呈純林生長,喜富含腐殖質,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(酸堿度4.0—6.5),是典型的酸性土植物之一。
由于中國平原夏季南北均較炎熱或燥熱,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(qū)又多為堿性水土,所以杜鵑花們多數(shù)“不肯下山”。唯有應用科技方法,通過育種從根本上改變她們的習性,但這需要有計劃較長期的投入研究。
國外已育出一些耐熱的品種。另外也可以通過選擇和創(chuàng)造適宜條件引種下山。這在江南比較容易,北方因堿性水土限制,又無真正耐堿的種類用于育種和作砧木,目前只能通過有效的防治措施來克服。
我國在這方面已有可喜的突破,F(xiàn)已投放市場的“固本復綠劑”和“噴碧綠”兩種復合制劑,可以防治杜鵑花和其他酸性土植物在堿性水土地區(qū)出現(xiàn)的缺鐵黃化現(xiàn)象。如配合土肥改良等措施,對北方高山上的杜鵑和花木引種下山,也大有成功的希望。
花中西施用途廣
杜鵑花為世界公認的最美的園林植物之一。園林配植用于專類園、巖石園,更顯自然景觀。杜鵑也是一種優(yōu)良的盆栽花卉,經催延花期可全年觀花。
除此之外,杜鵑花有許多種類的花可以鮮食或人“花卉大餐”。有些種類的花、葉具芳香,可提取香精,用作高級香料或調香。有些種的花、葉、根可入藥,用于治療慢性氣管炎等多種疾病。羊躑躅等花、葉有毒,可用于殺蟲。
杜鵑花的木材,細密光亮,可用于制作工藝品;其老根奇特,是制根雕的好材料。
多數(shù)杜鵑種類的樹皮和葉富含鞣質,可提制烤膠,為多種輕工、化工、醫(yī)藥原料或材料。其中高山杜鵑,株矮枝密,根系發(fā)達,可形成密不可入的灌叢,是極有價值的水土保持植物。
關于《漫話杜鵑》的養(yǎng)花文章正文結束>>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