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春花為木犀科、素馨屬落葉灌木,其枝條婀娜多姿,花朵明媚秀逸,除種植于庭院、花壇等處外,還可盆栽觀賞或制作盆景。
迎春性喜陽光,亦較耐陰,抗寒,耐旱。不擇土壤,田園土、沙壤土、微酸或微堿性土均能生長。盆栽迎春花在冬季落葉后至春季發(fā)芽前上盆,盆土宜用疏松肥沃、具有良好的排水保水性的沙質(zhì)土壤,栽后澆透水,放在避風(fēng)向陽處養(yǎng)護。生長期澆水做到“不干不澆,澆則澆透”,避免盆土積水,否則會造成爛根,9月以后要減少澆水,以控制枝條旺長,使其安全越冬。每年春季花謝后應(yīng)追施腐熟的有機液肥1次至2次,以補充開花所消耗的養(yǎng)分,使植株長勢盡快得到恢復(fù)。6月至8月是其花芽分化期,可增加磷鉀肥的使用量,并注意扣水,以有利于花蕾的形成。秋季施肥則能增加植株的抗寒能力,并促使花蕾的發(fā)育。開花前追施一些肥料,不僅可使花朵肥美,還能延長花期。每1年至2年的春季花謝后翻盆一次,盆土可用園土、腐殖土、沙土各1份混勻后配制,并加入少量腐熟的餅肥、禽畜糞等作基肥。并結(jié)合換盆對植株進行修剪,除去干枯枝、病蟲枝、徒長枝,生長期注意摘心,以促使植株多分枝,維持樹形的完美。由于迎春花枝條細長而柔軟,除正常的垂枝生長外,還可編織成花籃形、扇形、圓球形、孔雀開屏等形狀,以增加觀賞價值。若需元旦或春節(jié)開花,可提前3周將苗盆移至室內(nèi)向陽處蒔養(yǎng),保持15℃至20℃的溫度,就能適時開花。迎春的花枝用水泡養(yǎng),5天至7天就能開花,它是優(yōu)良的冬季切花材料。
迎春的繁殖可采用分株、壓條、扦插多種方法。分株通常在春、秋季進行,但以早春花芽萌動前為好。壓條或扦插,一般在花謝一周左右進行。壓條時,先在埋土的枝條皮層用刀切割,便于生根。扦插可在溫床進行,亦可直接在露地扦插,選擇2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,長度以15厘米至20厘米為宜,將1/3的枝條埋入土中,保持土壤濕潤,2周至3周即可生根,待幼根由白變?yōu)辄S褐色時,開始移植。移苗初期需用遮陰網(wǎng)或葦簾遮陰5日至7日,成苗率較高。
用于制作盆景的迎春花可選擇那些生長多年、根部古樸蒼勁的植株,多在冬季至早春季節(jié)移栽,先栽種在泥瓦盆中“養(yǎng)坯”,栽種前對植株進行一次修剪整形,將造型不需要的枝條、根干剪除,并將過長的枝條短截,剪下的根干可挑選形態(tài)佳的進行扦插,成活后植于小盆中,即成為古樸雅致的微型盆景,土壤宜用排水良好的沙質(zhì)土,以保證成活。由于迎春花是蔓生性植物,枝條雖然生長很快,但并沒有明顯的主干,甚至連較粗的枝條也很難找到,因此可考慮用“以根代干”的方法,將虬曲多姿的根部提出土面代替樹干。提根應(yīng)逐步進行,切不可一次完成,否則會使植株細根裸露過多,造成樹樁回芽,嚴重時甚至植株死亡。其根干的造型要因樹而異,可采用單干式、雙干式、斜干式、曲干式、過橋式、提根式等不同形式。樹冠多采用垂枝型,其枝條自然下垂,呈瀑布形,用修剪的方法使枝條疏密有致,開花均勻,這種形式最為常見。梅樁型,將枝條彎曲下垂的部分剪除,如新萌生的側(cè)枝又要彎曲下垂時,再將其剪除,這樣就能使所有的枝條都呈直線形,開花時如同疏影橫斜的梅花。大樹型,選擇虬曲蒼老,樹干、主枝、側(cè)枝分明的植株,將枝條蟠扎修剪成簇,在生長期看上去猶如一棵大樹,而實際上樹的“葉片”是由密集的細枝組成的,由于材料不好找,這種形式最為少見。迎春花盆景可在開花前對植株進行一次整形,生長期經(jīng)常摘心,以促使枝條增粗,增加分枝,有利于造型,對影響樹形的枝條要及時剪除,以保持盆景的美觀。其他管理與盆栽迎春花的基本相同。
本文地址:http://aquacooler.cn/articles/garden/349.html